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



鼓樓門外    順著鼓樓大街一直走,明顯望見地標鐘樓、鼓樓,雙雙高聳睥睨於胡同之上
,不過內心掙扎著門票價格不菲,外加裡頭亦非稱得上稀奇,但駐足於此,不走進一遭似乎又進退兩難。

另外更苦惱著,此地胡同當如何遊玩?來北京,胡同鐵定必得一訪。閱覽無數的過客騷人,以畫筆、文字、鏡頭紀錄最能代表老北京的胡同樣貌,對此期待甚高,就怕落個空,失望愈大,更糟的,這回行前太隨性,沒多做功課,雖然昨晚惡補了雜誌關於北京胡同的介紹,但根據建議,是該用雙腳隨性散步遊呢?還是坐三輪車?眼前這狀況,不坐三輪車似乎又旗鼓難下。

鼓樓門外恰好有幾輛紅蓬三輪車,看著我們正等著進鼓樓,一位身形瘦削的男車夫走過來問是否坐車,我們問起價錢,他說會算很便宜,等逛完鐘鼓樓出來,再跟我們談。 
鐘鼓樓繞過一圈,確實也沒啥特別的,唯一留下的難得經驗,是可以靜靜地俯瞰整個什剎海,以及高達69級的階梯,又陡又急,深不見頂,鼓樓逛完看完表演,上對面鐘樓還得再一遍69級,累死人不償命後,小命休矣。一出來,那瘦車夫果然又往這湊過來,他說載我們逛胡同,只要60元,呃,我暗想之前找的網路資料,有聽過最高120的,最低可以殺到40,只是……我從來就不會殺價~~~啥?不會殺價還敢來大陸這種地方!就是啊……(又想起隔天在秀水街為幫同事買一個山寨包,跟那攤小姐講了汗流浹背,最後也才下殺5元,很弱…)最終講到50塊,遊完胡同加導覽一小時,車夫說要回去請示老闆,原來那鼓樓前的成排三輪車,是屬同一胡同導覽車隊,價錢講成(但後來發現很多人都殺到40塊的><)。 

三輪車遊什煞海胡同    就這樣很虛的,坐上三輪車遊覽什煞海胡同,這車這景,挺對味。不過對於車伕的導覽方式,卻顯得十分尷尬,首先,他腳總踩得吃力,似乎提醒了我們的體重,另外,騎經幾間名人故居時,他總會以提問作為開場白。

「蔡元培聽過吧?」
「…………」
「宋慶齡總知道吧?」
「嗯…………」
「唉?妳們真的是從台灣來的嗎?」
「該不會朱熹也不知吧?...」…突然冒出個朱熹,誰曉得是那個朱熹=__=。 

停留胡同建築大門前,觀察門當戶對的由來,門前的一對石鼓,此為門當,門楣兩側的木雕,有方圓形之分,各象徵地位與官別之不同,此為戶對,民間傳統漸引用為相同對應之門戶才能通婚。   

相較於嚴整格局的四合院,彎進曲折的小路內,排列著處處的大雜院,從破敗的小門往裡可窺視一二,內景盡是失修的地磚、狹隘的居住空間以及雜亂不規則的器具用品,居民亦來自不同職業、地位、民族。名符其實的大雜院,成為胡同裡另一番建物形式與文化。 

路經豆腐池胡同時,停留在老槐樹覆蓋下的楊昌濟故居,他於任教北京大學後居住此宅,為毛澤東最敬佩的教師,是影響當時中國思想與教育的重要人士。之後靜懿整潔的帽兒胡同,則滿載著馮國璋與朱熹等豐富歷史名人故事。三輪車一邊踏著,我們一邊傾聽胡同舊事,這一帶的胡同顯得沉靜許多,灰白色的磚瓦,簡單穩重的建築風格,悠閒漫步其中的路人,不時幾輛單車、三輪車來來往往,穿梭巷弄之間,於北京城市中,藏匿步調輕鬆的生活氣息。 
到了盡頭,對面是煙袋斜街的斗大字樣,下了車,車伕開口討小費,我們壓根兒沒料到這點,雖面露冏態,就當作沒聽到,閃人!哇~~被貴到又沒解說的很好,還要付小費啊~~~ 

深褐色鋪蓋著的煙袋斜街    雖然胡同經驗就這樣尷尬又殘念,但接著進入煙袋斜街周邊,心底著實被小小震撼了一下,老街舊巷的窄路中,四處陳設叫賣的攤販,古玩與小吃,比起台灣老街,又多上一點古樸簡單風味,街巷色系亦呈現獨有的一片咖啡古銅色調。斜街的後海周邊,視景一開,幽靜的湖畔,垂楊倒影,碧綠點點,兩岸胡同,灰白磚瓦閒雜深紅色門扉,旅人、三輪車穿梭其間,景色怡人,彷彿時間靜止,心境飄飄然。 

接著因趕著去恭王府,胡同的行程沒有排上太久,遺憾可惜沒能悠閒地慢慢進入四合院逛。 
說到恭王府,位置於什剎海胡同裡,交通不甚方便,離地鐵站絕不算近,大部份遊客會選擇坐三輪車、計程車,其實一路逛來,一直有三輪車可坐的,不時又有車伕來跟我們推銷坐車,嘿…我們只向他問了往恭王府的路,才剛被貴到,不坐也不想問價錢了,問了反而捶心肝,只得用最道地的交通方式──雙腳緩步踱去,至於恭王府內,那又是另一頁耐人尋味的故事了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